据介绍,2022年12月,南京获批成为全国6个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之一。
此外,2022年,全市城镇人口继续增加,新型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,全市城镇常住人口达到1018.5万人,比2021年末增加10.6万人。(资料图片)据郑州统计局消息,2月23日,郑州公布2022年人口数据。
2022年全市出生人口9.8万人,出生率为7.68‰。此前,河南省统计局公布2022年河南人口数据,全省常住人口总量继续下降,自然增长人口六十多年来首现负增长。2022年末,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654.9万人,占51.05%。城镇常住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(城镇化率)为79.4%,比2021年末提高0.3个百分点。(文章来源:澎湃新闻) 标签: .content_biaoqian ,.content_biaoqian a ,.content_biaoqian a span{color:#fff !important;font-size:14px;}
自然增长人口3.7万人,自然增长率为2.89‰。城镇常住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(城镇化率)为79.4%,比2021年末提高0.3个百分点。房贷问题关乎国计民生,对待这部分利率的调整务必慎之又慎。
同时,降低存量房贷利率能否直接抑制提前还贷潮,尚存在不确定性。在如此庞大的贷款面前,存量房贷利率的调整,对于银行的收入、息差等指标都会产生更大的影响。此外,直接对存量房贷利率调整也可能带来新的风险。伴随对这一现象的讨论,是否要下调存量房贷利率来抑制提前还贷,成为争论的焦点。
客观来看,大规模提前还贷现象可能并不会长期持续,这也显示出当前下调存量房贷利率的紧迫性并不强烈。金融消费者基于利益考量选择提前还贷,是当前经济环境下的正常市场行为。
(资料图)近段时间以来,提前还贷潮受到舆论热议,监管部门就此与部分商业银行召开座谈会,要求做好对客户的提前还款服务工作。有金融研究学者撰文指出,面对当前非常态市场现象,如果对存量房贷利率进行一次性调整,会给商业银行今后的经营带来巨大风险,若往后市场利率上调,银行也没有机会进行调整。尽管当前调整存量房贷仍有较大难度,但住房问题关乎民生大事,金融消费者的诉求也应得到各界重视。然而,这种排队提前还贷的现象能否长期持续,还需进一步观察。
实际上,直接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对银行业的影响也不容小视。为提升消费者体验,商业银行可以在竞争中提升服务能力,探索创新计息方式,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调整。有分析师认为,盈利能力下降会降低银行资本补充能力,进而制约贷款增长,或将降低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。因而,不能采取一刀切要求商业银行对存量房贷利率打折。
一方面,据业内人士测算,提前还款现象对于银行利润影响有限,且提前还贷规模较存量房贷而言占比较小。截至2022年末,居民住房贷款规模已高达38.8万亿元,占各项贷款比例约18%,当前房贷体量与2008年金融危机时早已不可同日而语。
同时,还可优化转按揭业务流程,这也需要监管、银行、房产登记部门加强合作,进一步提升居民的住房贷款体验感。从个人角度来看,下调存量房贷确实有助于减轻居民住房消费负担,有利于提升居民支配收入,进而刺激消费。
(文章来源:证券时报) 标签: 房贷利率 .content_biaoqian ,.content_biaoqian a ,.content_biaoqian a span{color:#fff !important;font-size:14px;}。当前,新冠疫情基本结束,我国经济回暖速度不断加快。但若简单通过行政手段干预存量房贷利率,或与当前利率市场化精神背道而驰,也不利于往后金融政策的持续性。另一方面,有分析人士认为,提前还贷是居民部门去杠杆趋势的表现,是居民收入和投资回报预期较弱的结果而非原因,下调存量按揭利率对抑制提前还贷效果可能并不明显。在此背景下,居民收入预期逐步得到改善,风险偏好或将逐步增强。去年以来,新发住房贷款利率持续下降,已接近历史最低水平,而存量房贷与前者形成明显利差。
再加之当前金融产品的收益表现不佳,消费者基于资金成本的变化选择提前还款,符合市场规律GDP总量位列全国第九的杭州,其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了69592亿元,逼近7万亿大关,稳居第五,增速达14%,与广州的差距进一步缩小。
作为最强地级市,2022年苏州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958.3亿元,全年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29家,其中境内上市公司25家。十大城市包括北京、上海、重庆、天津四大直辖市,深圳、广州、杭州、成都和南京5个副省级城市,只有苏州是普通地级市。
作为第二经济大省江苏的省会,南京对周边地区的带动辐射能力不断增强。A股上市公司数量位居全国第二,大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位居全国第一,总部经济国际化水平最高。
(资料图)需要说明的是,10大城市中,只有苏州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数据,其余城市均为本外币存款余额数据。同时,杭州的上市公司数量多,募集的资金多,助推了本地经济发展。汤海孺说,杭州作为浙江的省会,是全省经济、科教、金融、文化、信息等各方面的中心,这也会使得资金运作的功能比较强,比如浙江很多地市企业把总部迁入杭州,带来了资金的集聚。也就是说,省会城市的资金不仅来自于自身,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所在省份的经济实力。
第一财经记者梳理了各大城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发现,截至2022年末,资金总量前十的城市分别是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广州、杭州、成都、重庆、南京、苏州和天津。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分析,杭州是浙江省会,所在的省域是中国第四经济大省,民营经济十分发达,人均收入很高。
这三大城市作为全国性的金融中心,拥有全国性的要素市场、交易体系,比如证券交易所,以及较大的金融机构总部,包括大银行、证券、保险、基金、信托机构等。与杭州相似,南京的资金总量位居第八,与重庆的差距仅36亿。
同时杭州的三产比重较高,发展较快,体现了中心城市资源配置的功能,通过资金的运作、投资等促进经济发展。深圳不仅拥有深交所和一大批金融机构,也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,A股上市公司数量位居全国第三,超过400家。
数据显示,2022年杭州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26 家,其中A股公司15家。资金的流动与变化是区域经济、产业结构发展变迁的映射。广州去年资金总量首次突破8万亿,达到8.05万亿元,继续位居第四,增速为7.3%,增速在几个城市中较低。广东省体改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分析,广州的三产比重较高,拥有大量的批发市场,但批发市场、会展、餐饮等行业去年受疫情影响明显,很多企业账上资金压力很大。
与此同时,在产业结构上,广州的金融业与北上深有明显差距,且新兴产业的头部企业太少,竞争力有待提升。截至2022年年末,杭州上市公司数量达到288家,境内上市公司达到215家,稳居全国城市第四位。
这10个城市也可称为10个最有钱的城市,其资金总量均超过了4万亿元,其中北京已经突破20万亿。总体来看,外币存款余额占比都比较小,因此总体上不影响数据的比较分析。
其中,城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,又叫资金总量,反映了一个城市对资金的吸附能力。年末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241家,其中科创板48家,居全国第三。